
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成为高校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智慧党建展厅以360度全景技术为依托,构建起全新的党员教育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为高校党员教育注入科技活力,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传统高校党员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智慧党建展厅的兴起
长期以来,高校党员教育多采用集中授课、会议传达、参观实体展馆等传统模式。集中授课往往以理论讲解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和教职工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会议传达的内容多为文件精神,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学习效果容易大打折扣;而参观实体展馆受时间、空间和场地容纳人数的限制,无法满足高校党员群体多样化、常态化的学习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党建工作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契机。智慧党建展厅应运而生,它融合了360度全景、虚拟现实(VR)、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将党建教育内容以立体化、全景化、沉浸式的形式呈现,有效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痛点,为高校党员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生动的学习方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360度全景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360度全景技术是高校智慧党建展厅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为党员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全景拍摄设备和专业的图像处理技术,展厅能够将党建教育场景,如红色革命圣地、党史展览馆、优秀党员工作场景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真实还原,构建出逼真的虚拟环境。
党员只需佩戴VR设备,或者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访问智慧党建展厅,就能瞬间“置身”于特定的场景之中。在虚拟的中共一大会址中,党员可以360度全方位观看会议现场的布置、代表们使用的物品,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紧张而热烈的氛围;在模拟的脱贫攻坚一线场景中,党员可以近距离观察优秀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过程,身临其境地体会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党员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丰富多元的教育内容: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高校智慧党建展厅整合了丰富多元的教育内容,全面覆盖党史学习、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多个方面,满足高校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党史学习板块,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3D模型等形式,生动展现党的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事件。党员可以在展厅中自由穿梭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
理论教育板块则聚焦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展示内容。通过动画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党员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实质,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此外,展厅还设置了榜样示范板块,展示高校优秀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在教学科研、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先进事迹,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广大党员向先进看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智能交互与个性化学习:提升教育实效性
高校智慧党建展厅具备强大的智能交互功能,为党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在展厅中,党员可以通过手势操作、语音指令等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自然交互。想要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只需对着设备说出关键词,就能快速获取相关内容;在观看理论讲解视频时,可以随时暂停、回放、调整播放速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
同时,展厅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党员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党员的学习偏好、薄弱环节等信息,为每位党员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和推荐学习内容。对于党史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党员,系统会推荐相关的党史学习资料和测试题目;对于对乡村振兴政策感兴趣的党员,会推送更多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和理论解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拓展党建教育空间: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高校智慧党建展厅作为360度全景党员教育平台,有效拓展了党建教育的空间,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党员身处校园还是校外,都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入展厅学习,实现党建教育的常态化和全覆盖。
此外,智慧党建展厅还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宣传和交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展厅展示本校党建工作的特色和成果,吸引更多师生关注党建工作;同时,高校之间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党建工作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进步,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高校智慧党建展厅以360度全景技术为支撑,构建起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党员教育平台,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高校智慧党建展厅将在党员教育、党建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引领。